這是建筑 “防火墻” 的核心,幾乎所有場所都需配置,是日常消防檢查與維護的重點:
火災自動報警系統
消火栓系統
自動噴水滅火系統
防排煙系統與疏散設施
初期火災撲救原則
人員疏散與自救
火災報警規范
電氣故障是我國火災的首要原因(占比超 30%),相關知識貫穿日常安全管理:
常見隱患:線路老化(電線使用超 10 年需更換)、超負荷用電(如一個插線板同時插多個大功率電器)、私拉亂接電線(避免電線被擠壓、高溫烘烤)。
防護措施: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電線、插座(認準 “3C 認證”);定期檢查電氣設備(如空調、電熱水器)的線路絕緣層,避免破損漏電;配電箱需安裝漏電保護器,且下方無堆放可燃物。
電氣滅火禁忌:未斷電時,嚴禁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(會導電),需用二氧化碳或干粉滅火器,滅火后及時切斷總電源。
所有消防工作均需以法規為依據,常見核心法規包括: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》:明確 “誰主管、誰負責”,單位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(如定期組織消防培訓、演練),個人不得占用消防通道、損壞消防設施。
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(GB 50016):規定建筑的防火分區、疏散距離、消防車道寬度(≥4m)等基礎標準(如商場每層防火分區面積≤2500㎡,若設自動滅火系統可翻倍)。
《消防設施通用規范》(GB 55036):統一消防設施的設計、安裝、驗收標準(如應急照明連續照明時間≥90 分鐘,滅火器配置密度每 50㎡至少 1 具)。
不同場所火災風險不同,需針對性掌握知識:
高層建筑:火災蔓延快(豎向煙囪效應),需牢記 “避難層” 位置,切勿盲目往頂樓跑;若房門發燙,需用濕毛巾堵門縫,在窗口呼救(勿跳樓)。
廚房:油鍋起火時,立即關燃氣閥,用鍋蓋或滅火毯蓋滅(勿用水潑,避免油濺火勢擴大);油煙機需每 3 個月清理油污(油污易燃,高溫下易自燃)。
倉庫:貨物需 “分類存儲”(如易燃品與普通貨物分開),堆垛間距≥0.5m,距燈具≥0.5m(避免燈具高溫引燃貨物);嚴禁在倉庫內吸煙、使用明火。